【必备】说课稿模板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案-第26课 *桂花雨。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事吗?是啊!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3、齐读课题。
4、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课文要求我们怎么学习?
5、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学这篇课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第26课 *桂花雨》。
6、师:老师已经把阅读提示细化了,请看阅读要求。(出示课件)
7、生:齐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师: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故乡摇桂花的乐趣。(主要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3、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三、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1、师:指名读。你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2、生: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为什么喜欢这段?这段描写了什么情景?
生:自由发言。
师: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适时表扬)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在那个极其缺水的小山村里,校长为了孩子们,为了来支教的荣子老师,每天到七、八李外的山泉去拉水,即使三九严寒,大雪纷飞的日子也不例外。桂叶老师因此节约每一滴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养着一切生命,而文中滋养孩子们成长的不光是那甘甜的水,更是老师对孩子们的那份无私的爱,它就是那股山泉,流过每个孩子的心头,流进荣子的心田,他打动了荣子,是使她再次回到这里任教。通过学问,从水中感受校长和老师对学生,对教育的那份热爱与责任,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围绕本学段学生及教材的特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教学这篇文章。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疏通文脉,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通过想象说话,角色体验,反复朗读等方法,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个性化的体验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感受水源的缺乏和艰难
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及文本的感悟,体会校长和老师对学生的那份关爱与责任,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一、回忆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导语:那偏远的小山村,极其缺水,人们要走上7、8里地才能找到水源,在圪坨水是如此珍贵,在这儿发生了一件与水有关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水》,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感知内心
(一)研析词句,体会珍惜、节约水
1、水对于这个学校,这里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珍贵,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课文1-4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
第一、二小节
“擦得明光锃亮,每天都要擦上几遍,像呵护一件贵重的家具。”从中学生会感受到:瓮只是极其普通的盛水器具,没有丝毫特别之处,桂叶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是盛着极珍贵的水,所以要极干净。从“呵护”“贵重”使学生体会到桂叶老师把它当珍宝一样来爱惜、呵护,把它看得如此珍贵,正是因为水的珍贵啊。
第三、四小节
桂叶一看到水就“神经兮兮”的。从哪里看出她神经兮兮的?
(1)学生会说a她立了一个神经兮兮的规矩:两人合用一盆洗脸水,这多脏啊。
b她每天检查学生是否洗脸,还让没有洗脸的孩子也用这盆水洗脸,这么多人用一盆水洗脸,真脏啊,神经兮兮的。
c他把这洗脸水洒在教室里,孩子们还说真香,神经兮兮的。
(2)追问:桂叶为什么会这样神经兮兮的呢?(找到:桂叶的话:“圪坨缺水,得到7、8里外的山泉去拉。”)那样脏的水,孩子们为什么还说:“真香”(学生会说:空气中弥漫着水的气息,对于异常缺水的山村孩子来说这是极其珍贵的,同时从这洗脸水中孩子们还感受到桂叶老师对他们的爱,空气中因水,而弥漫着爱的芬芳,所以说真香。)
(3)在次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调皮、挤着眼,瞪”读好3、4小节。
这一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在朗读中咀嚼文字,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进入文本,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受拉水的艰辛 这是全文的重点,教学中我分三步突破难点
教师导语:桂叶老师会这样珍惜、节约用水,不仅因为取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更重要的是取水的路途是那样的艰辛,那样的困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小节,想一想,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一步 想象说话,走近校长
1、 从“每天吃过早饭,校长就去拉水,上第二节课时,才能赶回来”学生体会到拉水路途遥远,花费时间长
2、 从“校长是桂叶的爹”学生体会到他的年纪大了,拉水对他来水,很吃力。
3、 从“校园外有一个坡, 帮忙推车 校长满头的汗”体会拉水路上困难很多。
教师追问:这一路上只有这一个坡吗?出示填空,想象说话:夏天,骄阳似火,烈日下,老校长 ,雨天,大雨滂沱,老校长 ……(学生可能会说:夏天,骄阳似火,烈日下,老校长吃力的拉着水车,艰难地向前走着,汗水浸湿的衣衫,嗓子眼干的像火烧一样,但是他坚持着;雨天,大雨滂沱,山路更加泥泞,老校长拉着水车,一步一滑地走着,滑倒了,爬起来,再滑倒,再爬起来……)
教师小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校长正是这样每天坚持去拉水的。
这样的说话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拉水的艰辛。
4、 在说的基础上追问:他是为谁拉水的?(为孩子们,为老 ……此处隐藏9851个字……: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简介宋庆龄生平
(1)你们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简介宋庆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宋庆龄的生平,然后揭示课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二)初读感知
1、你们知道这篇是什么课文吗?(略读课文)
2、学生自渎“阅读提示”,找出“阅读提示”里所提的问题。
3、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并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问大家或有那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4、 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
5、朗读课文(齐读、小组分自然段读)。
6、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三)感悟课文内容
1、精读品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说明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词、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2)讨论怎样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组指名汇报: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宋庆龄诚实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地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扩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读了本文有什么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文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是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
说课稿 篇9说教材:
看看菜园丰收的景象,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似乎能听到农民喜悦的欢笑。
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豆角”“白菜”图中 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识,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
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一个笔画和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菜园里蔬菜的特点,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认字,会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菜园里的“风光”与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突破:让学生认识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菜园里的“风光”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之间关系是难点,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动脑、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让学生观看图画、看实物用多种感官认识。
说教学方法:
教法:读书法: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儿歌。在读中体会“捉迷藏”等次语在文中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各种蔬菜的特点表现出来,感受词语描述蔬菜之可爱。
学法:读一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表现蔬菜的可爱。
找一找:在图画中找出与文字相对应的蔬菜。
划一划:划出不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说教学用具:
各种蔬菜水果实物的名称卡。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品尝导题
教师: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学生:抢问:什么地方?
教师:2、板书:菜园里。谁来读一读?看到“菜”和“园”,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学生说识记“菜”“园”的方法。
3、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图,再读卡片上的字。认识蔬菜的名称。学生:边看图边读蔬菜名称的词。
(二)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教师1、出示蔬菜图片,让学生出示相对应的名称卡片。
学生:
1、很快读出卡片与之对应的词。
2、默读课文,将生字划出,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认,指名认
4、全班参与认真识字,读准字音。
(三)、语言训练,深化理解。
1、请同学们读课文。(读出赞美的语气)
2、提问:你知道文中写了那些蔬菜?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讨论口述,相互补充)
3、看到这么多的蔬菜瓜果,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四)、观察联想,精读细读。
1、再读课文,范读。(仿读、默读,读出对蔬菜赞美的语气)
2、读儿歌,理解句子。(读中体会:菜园一片好风光)
3、看到这么多的蔬菜瓜果,你有什么感受?(说感受,“风光”写出了新鲜蔬菜瓜果五颜六色光泽诱人的特点)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读课文。(齐读课文)
2、提问:这么多的蔬菜瓜果是谁种出来的?你们看到这么多的蔬菜想说些什么?(谈感受,说想法: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的)
3、总结:是啊,农民伯伯辛勤劳动,为我们种出这么多的蔬菜瓜果,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劳动果实?(回答:我们应珍惜、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不浪费……)
(六)板书设计
3、菜园里
豆角 青 细长
黄瓜 绿 衣裳
菜园里 茄子 紫 灯笼 风光
萝卜 捉迷藏
辣椒 红 尖尖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