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耐久跑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耐久跑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第(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耐久跑》。
耐久跑这一体育项目是初中七——九年级第五章第一课,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耐久跑的技能和技巧。
耐久跑的教学任务是发展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及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功能的发展,使学生掌握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学会跑的正确姿势,提高跑的能力,掌握越过多种障碍的技术和本领。(以上是主要内容和任务)掌握了这一技能技巧并经常进行练习,不但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通过这一教学任务的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那么,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了解耐久跑的基础知识,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方法。
第二,发展快速跑能力和有氧耐力。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掌握克服“极点”的现象。
第三,在耐久跑的学习和锻炼中,尽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能,体验参与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学会与同伴的友好合作。
第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体验跑的乐趣。
在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当中,第一个目标即“了解跑的基础知识,掌握跑的基本方法”是需要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所以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第二个目标即“发展快速跑能力和有氧耐力。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使学生掌握克服“极点”的现象。”是需学生难以把握的,;所以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采用直观示范、分组练习,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等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同时在教师强有力的引导下,采取多鼓励、多帮助的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主,突出合作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此,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如下3大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大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任务,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准备。
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环节,使同学们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充分热身。方式是可以采取曲线性沿操场慢跑两圈跑,或者是()等方式,使身体达到热身的目的。
2、活动各关节和徒手操,充分拉伸关节韧带,提高关节灵活性,避免受伤。
3、组织游戏。方式是采取男女混合接力跑。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达到充分热身,使集体进入运动状态。
第二大环节是使学生掌握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讲解跑的动作要领,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动作的表象认识。
2、教师做示范动作,目的是使学生能直观观看跑的动作要领。
3、因为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跑的动作要领,接着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把耐久跑这一运动技能真正化为自身的能力。
组织练习又分几个部分:
(1)学生自愿结合成练习小组(10—12人),采用中等速度的匀速跑练习,体会和讨论耐久跑的技术特点。跑步距离:200米、400米、600米,依据各小组学生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
(2)掌握合理的跑步节奏,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练一练走跑交替,变速跑,体会不同跑的节奏,寻找合适个体跑步的节奏,跑走交替的距离为150米或200米。变速跑距离:快速跑100米和慢跑100米,练习组数由学生自己定。
(3)学生个人设定定时跑、定距离练习跑:3分钟、5分钟,定距离跑:600米、800米、1000米等,练习后测量心律,跑步结束时心率,跑后心率3分钟心率状况。在教师指导下评价身心感受,个人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正确评价个人身心潜能,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4)设计安排耐久跑的情境。在较大强度的全程耐久跑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克服“极点”和“第二次呼吸”。鼓励学生能坚持到底,同学们以掌声鼓励。
(5)发展有氧耐力的策略选择大肌肉群参与活动的周期性、长时间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如环城跑或游泳等。设计这一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运动强度(一般心率在130—150次/分)。
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我重点采取了多表扬学生的方式,其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样做,既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上通过学生自学、分组比赛、教师指导等方法使学生基本掌握了跑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但是这还不够,因此我又设计了第三大环节:
1、配乐伸展放松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疲劳,使身心得到恢复。
2、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采取的方式是:先让同学们谈收获,说明进行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3、布置几个学生清理场地,并收回器材放回器材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如下板书:
耐久跑——①什么是耐久跑
②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应注意的事项
③耐久跑的动作技巧是什么
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板书,即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又体现了学生所要学到的技能、技巧,同时,还达到了概括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耐久跑说课稿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田径跑当中的耐久跑和 。 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望评委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理念,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领悟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锻炼身体为原则, ……此处隐藏24723个字……习耐久跑不但可以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项目。
(二)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耐久跑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学生已掌握了基本技术,也具有一定的耐力素质,加上琼海嘉积中学新校高一年级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容易兴奋、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对体育课兴趣浓厚。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
2、不利因素:耐久跑是一项枯燥乏味的运动,学生常出现“厌学”现象。同时此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易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他们平时吃苦少,锻炼有限,毅力较差,耐力素质比较低。因此,教师试图通过变化各种图形跑和趣味性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围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多种形式的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正确的耐久跑方法,提高学生持久奔跑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能进一步掌握耐久跑技术,发展学生的耐久素质。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耐久跑的技术特点和我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练习耐久跑时出现身体重心起伏较大、节奏不合理,呼吸方法不正确、体力分配不均等毛病,所以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合理的跑步节奏和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常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但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坚持长时间长距离跑的信心,所以我确定本课的难点为:学会克服出现“极点”的方法。
三、说教法
《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本课时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游戏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我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说学法
本课时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法指导上采用的方法有:自主练习法、游戏竞赛法、小组讨论以及学生参与评价法等,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的乐趣,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热身阶段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
4、热身操。
热身操改变了传统的单调的操化动作,让学生在健康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声中进行练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满足了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达到热身的目的。发展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模仿能力。
(二)学习实践阶段
1、体验学练阶段
通过变化各种图形跑(长方形跑和对角线跑),让学生自主体会耐久跑合理的跑步节奏和两步或三步的呼吸方法。这样的练习,增加了耐久跑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化图形跑后让学生观看挂图,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动作要领并示范,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清晰的动作表象。同时,提出本课的重点及难点,为下面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掌握技术阶段
学生在两个篮球场进行螺旋形跑,让学生讨论直道跑与弯道跑有何不同及注意的问题(摆臂、上体姿势以及脚的着地部位),然后充分利用场地,沿篮球场的边线、端线、中线和三分线跑。继续体会耐久跑的跑步节奏与呼吸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节奏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再通过学生示范,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学习同学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点评,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耐久跑的技术,解决本课的重点。
3、提高速度耐力阶段。
争当“旗手”游戏。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每队的小组长拿一面红旗带跑,男生在大圆上跑,女生在小圆上跑,当听到教师口令后,最后一名同学加速去抢“旗手”的旗,当其跑出四或五米时,倒数第二个同学再加速去抢旗,依次类推。
用争当“旗手”游戏来改变传统的反复跑、定时跑、定距离跑等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通过变速跑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超越对手、获取成功的喜悦。
4、自主创新阶段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组,在2个篮球场上进行耐久跑练习,先让小组讨论,发挥全组的聪明才智,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看哪一组跑得图形最多、变化的图形最好看。然后拿出第五面旗,让各组速度耐力较好的同学自觉加入这一组。这一环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变化各种图形跑来发展耐久素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加快跑速,加深呼吸,逐渐缓和胸闷、呼吸困难和四肢无力的现象,学会了克服出现“极点”的方法。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5、缓松调节阶段
安排以慢跑和跳为主的有氧健身操,学生围成圆形,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消除学生疲劳,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巩固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模仿能力。
6、合作探究阶段
安排了由直道跑进入弯道跑的接力游戏,第一轮是1人接力跑,第二轮是两人合作跑。这样的比赛既需要学生的速度,又需要同伴之间的协调配合,因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团队的价值和意义。这有利于实现社会适应方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学习目标。
(三)身心放松阶段
本阶段用音乐伴奏,师生自编放松操,消除运动后的疲劳,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他们表现美、欣赏美以至创造美的能力。
最后,师生交流学习心得。学生谈体会,教师表扬、鼓励、小结本课,安排课后练习,宣布下课。
本节课教师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趣味性的游戏来吸引学生,将枯燥无味、令学生畏惧的耐久跑变成了一种有趣快乐的学习形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的害怕心理,排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耐力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真正把“快乐体育”贯穿全节课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谢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