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4 19:07:1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授课时,我让学生理解过课文的文字内容后,又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拓展环节,从而更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片断】

师:地球如此无私,慷慨,有些资源原本是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因为人类的破坏,恰恰相反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你能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吗?

生:全球气温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水及干旱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

生: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现在北京4万口井平均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生:据环境检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十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受到污染。

生:森林被伐,风沙漫天,水土流失,人们背井离乡。

生:大气层遭到破坏,导致酸雨的形成。

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

师为“美丽可爱”配乐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碧蓝碧蓝的大海,雪白雪白的云朵,巍巍的山峰,还有茂密苍翠欲滴的原始森林和娇艳美丽的花朵。这些美景都是地球母亲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那么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什么?请大胆地赞叹她吧!

生:地球母亲,您真是太美丽了!

生:地球,您太伟大了!

生:地球母亲,我爱您!

生:地球,感谢您给我们创造的美好家园。

师为“生态灾难”配乐朗读:

这是台风丹娜袭击浙江省时树断人飞的场景。在这幅图上大片农舍被沙尘暴无情淹没。被酸雨腐蚀的森林已经枯萎,寸草不生。人类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已使全世界许多地方陷入水的危机。有人说“最后一滴水,它的价格将与血液等同。”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使地球变的非常容易破碎。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生:地球妈妈太可怜了,她在哭泣。人类啊,请你们醒悟吧!

生:人类正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付出代价,保护地球现在就要行动。

生:只有地球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生命。因此,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去处。

师:难怪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碎了!”作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传保护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你能为地球母亲设计一条标语吗?

生:保护生态环境,共撑绿树蓝天。

生:你保护环境,我节约资源,把完好的地球留给明天。

生:用承诺与行动来拯救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

生:请不要向地球母亲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生:还地球妈妈一张干净洁白的脸吧。

生:保护地球,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绿树的世界。

生:让草地永远是绿色,让天空永远是蓝色。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环保标语吧!

生自由地包含深情地发出内心的呼喊。

师: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创建美好家园。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使用。同学们,让我们用承诺与行动来保护地球,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吧。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课下,推荐同学们阅读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处:

1、把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地位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课前搜集搜集资料,举例说明人类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再如,设计环保标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和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课堂出现热烈活跃的场面。

2、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图像,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解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边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2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采用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外表的美丽可爱。同时创设了一个情景“想象这时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地球母亲?”学生答“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母亲。”“这是一位健康无私的母亲。”等等。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和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再过渡小结:地球是如此的美丽、无私,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对孩子才会这样无私,所以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可是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可看出地球容易破碎?”,抓住“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加节制”,“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等体会人类给地球带来的伤害,再补充人类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同学观看,就势又创设情景,问“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母亲呢?”让学生想象并与前面的情景进行对比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这时同学们通过朗读进一步升华了情感,为慷慨无私的地球母亲变得伤痕累累、满身苍夷而难过。接着根据科学家已证实的资料,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资源”,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去保护地球,最后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来结束本堂课。同时在教学中也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及说明方法的作用。

没教这篇课文时,曾经听别的老师公开教学时上这篇课文,当时有听课老师议论说“这是一篇说明文,没必要指导学生去感情朗读”,当时我感觉也是认同的,可当我接触到这篇课文时却改变了我的教学方法,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有感 ……此处隐藏12730个字……灯片的放映顺序有一些欠妥,最后应停留在学校的一组图片上,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美去赞美大自然,地球还有学生的发言以及讨论老师应再向深度引挖掘更深的东西,教学环节还欠流畅。

三、再教设计、问题反思:

1、在时间的安排上,学生讨论合作的时间过短,图片的观看也有点快,与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交流后,针对以上问题重新调整上课的各个环节和时间的调控,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2、问题的再解决

学生的资料准备更加丰富详实了,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起来,学生的发言率有所提高,相互合作的时间和效率也恰到好处,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还延伸了课题,将本课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关爱地球,从我做起”!

总之,《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在教学时,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有效整合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4

这周学校组织教研活动,我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其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并搜集有关地球知识的材料。

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的可爱,紧接着我让学生谈谈对地球的了解,之后抓住一条主线,即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引导学生从“可爱”和“破碎”两方面进行学习,突破难点,从而体会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现就这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直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壮观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出示有关地球的图片,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壮观,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再如,在理解“资源枯竭“和”生态灾难“时,我利用课件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课堂气氛融洽,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段话还应通过朗读训练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把“设想”读得稍重一点,以强调这仅仅是设想;“但是”要强调,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即使”可强调,使人们感到,这种设想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又有多少人”稍加强调,以便使人们意识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了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只是极少数人。虽然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但却未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2、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地加以体会。但是,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

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不断探究,努力构建生态高效课堂。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5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命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的外表的美丽可爱,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并能熟读成诵。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丽——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的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的渺小”,“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根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都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保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在课外补充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图片时,学生的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越发感受到人类的做法是不对的,从而认识到今后该怎么做,在聆听了迈克?杰克逊的公益歌曲《拯救地球》后,学生们为地球母亲写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生存,保护地球”??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我能感受孩子们的焦虑、心痛、热情与决心。

教学中,我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主体内化,激发了孩子的情思。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球母亲”的怀

抱时,他们的自由天性舒展了,他们尽情地诉说着自己对“地球母亲”的心声。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多么令人心酸,扣人心弦。那不是仅仅用语言在说,而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教学后,和学校的老师交流,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评价不应只是肤浅的表扬,“你读得很有感情”、“你说的很好”??孩子们的评价还是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面上,给人空洞、乏味之感。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套话正有充斥整个课堂的趋势。这的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你从他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那些地方读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实效性的评价,让评价真正落到实处,不在只是空套。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